黄冈晒烟
是我国著名的土特产品,属香料型烟草。依其叶型分为尖叶、圆叶两种。尖叶学名。九月寒”,俗称“山烟”,种植于30一60度的山陂上,主要特征是生长较快,成熟早,腋芽长势强,耐寒,叶薄,每株可采叶20一30片。圆叶学名“千层矮”,俗称。地烟”、 “千年矮”,种植于山地,主要特征是禾矮,叶生长较慢,成熟较迟,叶芽生长较弱,不甚耐寒,易早现蕾,每株可采叶30一50片,产量较高。
产地主要分布贾庙、但店、淋山河、总路咀、方赢坪、上巴河、回龙山等地区。历史最高年产量360万公斤(清同治十二年).现常年种植2.5—3.5万亩,年平均产量为200一250万公斤。制成的烟叶色泽金黄、香味纯正、筋小叶薄、易于燃烧。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。1927年在太平洋博览会上获“黄冈名晒烟,颜色黄,组织细,油份好,香气浓,列为瞪界晒烟佳种之一”的奖状。1949年以后被列入《中国农作物名产志》。1977年黄冈晒烟在广交会展出后,深得新加陂等25个国家的赞赏,纷纷订购。
评论